【网络中国节】敬老爱老 蔚然成风
10月29日,农历九月初九,正值重阳节。这个10月,又逢第16个全国“敬老月”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。近年来,从走访慰问百岁、高龄失能老年人,到开展为老志愿服务;从举办各类文化展演,到举办老年书法、绘画、摄影等比赛,各地多措
10月29日,农历九月初九,正值重阳节。这个10月,又逢第16个全国“敬老月”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。近年来,从走访慰问百岁、高龄失能老年人,到开展为老志愿服务;从举办各类文化展演,到举办老年书法、绘画、摄影等比赛,各地多措
是重阳节。当天,“我们的节日·重阳”主题示范活动在江苏省如皋市、山东省泰安市、河南省西平县、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等四地同步举办,通过登高揽秋、太极健身、民俗体验、孝老爱亲事迹发布等多种形式,引导人们在参与中感受重阳节文化魅力。
“今天是个好日子,心想的事儿都能成……”10月28日,伴随着熟悉的旋律,“情暖金秋·孝满街道”重阳节主题敬老活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天苑社区举行。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。10月29日,甘肃省2025年“我们的节日・重阳”省级主场活动在皋兰县什川梨园成功举办。此次活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、中共甘肃省委老干部局、甘肃省民政厅、甘肃省农业农村厅、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甘肃省妇联、甘肃省文联、甘肃省红十字会主办,兰州
“秋空明月悬,光彩露沾湿”。此刻秋风起,万物收获,天高气爽,自是人间好时节。此时秋意浓,一年已过大半,游子的思乡之情愈烈,头顶那一轮皎白柔和的圆月,理所当然地成为离家之人的心灵和情感寄托。
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,盛于唐宋。明清后,每逢中秋,人们便摆出果品,赏月畅谈。人们把酒问月,庆贺美好的生活,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,和家人“千里共婵娟”。
丹桂飘香又中秋,花好月圆人长久。就在最近,社交平台上汉服飘飘的赏月身影、巧手制作的古法月饼、庄重雅致的拜月仪式、星星点点的暖光花灯等频频刷屏。这不仅是中秋节期间的应景活动,更是一场由年轻人主导的“新中式”生活美学盛宴。那些曾一度被很多人遗忘的仪式,如今不再只是
典型症状为起病急,发热、呕吐、腹痛、畏寒、水样腹泻等;严重者会出现脱水、电解质紊乱、酸中毒等情况。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治疗。
中秋节,又称祭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,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,大都有古老的渊源
中秋节,又称祭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,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,大都有古老的渊源